猫驱虫药喂多了怎么办?
首先来说,猫咪需要驱虫的情况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体外驱虫,另一种则是体内驱虫。 一般来说,刚买回来的猫咪或者从野外救回家的猫咪都需要进行彻底的清洁洗澡,然后做一次体内外驱虫,因为寄生虫的寄生过程是需要时间的,有可能你的猫咪刚刚救回家的时候就已经感染了寄生虫,只不过没有表现出症状而已。 而日常情况下,饲养者如果没有定期给猫咪做驱虫工作的话,那么一旦猫咪吃了带有虫卵或者成虫的食物,虫子就会进入肠道里面发育成较大的成虫,从而引发各种比较严重的胃肠道反应,比如腹泻、呕吐等。
当然,除了喂食不当可能会造成寄生虫感染之外,也有可能是猫咪自己接触了有虫卵或者成虫的地方,比如下水道、草丛里等等。 由于寄生虫的幼虫在体外能够依靠消化酶分解皮肤表面的保护膜,因此宠物身上的寄生虫很容易钻入皮肤里,并在皮下组织里繁殖,产生毒素,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出现发红、肿胀、溃烂等情况。
不过这些寄生虫的幼虫一般都是不耐热的,因此在高温的夏季,室外活动的猫如果身上沾染了寄生虫,在洗澡的过程中利用高温的水流冲击,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杀灭效果。 但是如果是长期生活在室内的猫咪,又没有做好定期的体内外驱虫工作的话,就很容易出现体内虫体数量超标的情况。
一般来说,猫咪体内外驱虫药可以通过口服的方式让猫咪进食,也可以通过滴剂的形式,将药物喷洒在猫咪的皮肤上让其吸收。 如果误食的药物剂量较小,且猫咪没有出现持续腹泻,精神状态良好的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药物过量,或猫咪出现了异常症状,就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 催吐:如果服用药物的时间不久,可以立即给猫咪口服催吐,如使用肥皂水、双氧水等进行多次灌服,刺激胃肠黏膜,达到催吐的目的。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让猫咪吸入有毒液体,防止窒息。
2. 观察:如果小猫出现精神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但还能勉强维持生命体征,则可以继续观察,不必过分担心。
3. 补水:对于出现脱水症状的猫咪,要及时帮助猫咪补充水分,加快新陈代谢,促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作用。
4. 抗生素预防:为了防止细菌感染,可以适当使用抗生素类药物配合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采取哪一种方法进行补救,都一定要注意在给宠物进行操作时,尽量轻揉慢动,以免再次伤害肠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