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为什么会生病?
鱼病是由于病原生物或非病原生物的作用,以及管理不善、饲养不当、水域环境恶化等诸因素影响而造成生理功能的破坏和组织器官的损伤,从而出现各种各样异常的病症。在有病或无病的情况下,鱼体上总是带有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微生物,也常有寄生虫附着于鱼体表面,例如有些种类的鱼(鰕虎鱼、泥鳅以及斑马鱼等)在有病的情况下,在鱼体上和鳃部常常有中华鳋、鱼虱寄生、没有病时也有这种情况,这种鱼的鳃部和体表常年都有一定的鳋和鱼虱存在,属于该种鱼的正常携带生物,这种现象在动物界是很正常的。鱼体上存在的这种正常携带生物,其种类和数量是有一定规律的,当生活环境突变的时候,这种规律遭到了破坏的时候,某些种类的生物生长繁殖到异常旺盛的程度时,就会导致鱼体的病变,引起鱼儿发病。
由此可见,病原物的存在和鱼病的发生两者是因果关系,病原物是内因,而种种管理不善,饲养不当的诸种因素(包括非病原生物的影响)是外因,是发病的根本原因,这个根本原因使鱼体的抵抗力下降,内因就起了致病作用。所以在实际养鱼和观赏鱼饲养的过程中,要预防鱼病的发生,除作必要的预防药物预防外,重要的是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水域经常性的清理和消毒,在保持水质优良新鲜的前提下,让鱼儿生活于舒适环境中,保持和增进鱼体的健康,提高抗病力,不使病原生物在鱼体生长繁殖,就可以使鱼病得到有效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