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狗狗死亡原因?
对于宠物医院来说,一天中最好卖的药品不是维生素也不是钙片,而是心脏复苏药、气管扩张药和抗生素等急救药物。 这是因为很多主人发现自己爱宠突然死亡后,都会带它回来抢救,而判断是否应该进行抢救的最好依据就是尸体解剖的结果——如果不是因为意外事故而死,且没有明显的老死特征,例如器官严重萎缩等,那就很有可能是突发心脏病或肺源性心脏病导致的猝死,需要立即进行急救。
当然,我们并不赞成对刚死亡的动物就做解剖,在无法断定死亡原因的情况下就更不该盲目动手去“找证据”了。 因为无论是不是病理原因导致的猝死都有可能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昏迷、痉挛、窒息等;部分疾病会有较明显的潜伏期,在这期间动物可能不会出现任何异常;而有些病是在体内逐渐发展的,在潜伏期动物可能会没有任何症状,但病理变化已经出现了。 所以当宠物突然死亡时,在没有掌握充足证据前,不要轻易武断下结论,更不要贸然进行处理(例如丢弃尸体)以免破坏了重要的证据。
如果确定死亡原因是突发急性疾病,那么根据该疾病的发病特点,大致能判断出现的时间。 如果找不到明确病因,且死亡时间在7天以内的,应尽快尸检以寻找证据。 对于死亡时间较长(如超过24小时)的宠物,要推断其死亡原因就困难多了。 虽然通过观察可发现一些线索,例如心脏病引发的猝死往往发生在中午或傍晚;中毒常伴有呕吐、腹泻;急性传染病发病急骤,等等。 但这些因素都是需要进一步考证的。 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解剖开颅探查脑组织、消化道取病变组织做病理学检查,才能最终找到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