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有声音吗?
兔子是有语言的! 虽然与人类的语言不同,但兔子的语言中包括5个语音声调、24个词汇(如图中1-6)和40个句子。这些语言数据是通过一项新的研究获得的,这项研究使用了与人类同样的方法来测试动物如何发音词汇和句子的。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一个装有灯泡的盒子放在一只小兔子的面前,然后轻轻触摸盒子的一侧或背面以使兔子注意到主试者。当兔子看到盒子的正面时,它会跳起来并发出“哇”的声音来警告其他兔子上前。 当兔子发出这个声音时,它实际上是在说:“嘿,那里有什么东西让我觉得不安!我正在看;如果你靠近,我可能会逃走!” 当被告知它们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意思时,兔子似乎很惊讶,并且重复地发着音,就好像它们是第一次听到自己的声音一样。 有趣的是,即使当主试者把一块糖放进盒子里时,兔子也没有咬糖,而是不断重复那个“威胁”单词,直到主试者把糖果拿出来为止。 在另一个实验中,当兔子看到两个盒子中的一个有一块糖果时,它会发出“啊哈”的声音,表明它已经发现了一颗糖果。
但是,如果当它在观察另一个盒子时不发出任何声音,则表明里面没有藏着食物。 尽管有些人认为兔子不会说话,但事实上它们的表达能力很强。特别是当涉及像主人这样熟悉的人时,兔子会表现出强烈的感情,比如高兴或悲伤。 当然,最强烈的表达是当兔子发现自己处于危险之中时。此时兔子会拔腿就跑。
动物发声系统一般由发音器官、控制及调节发音器官活动的神经机构和共鸣腔三部分组成,其中发音器官是发声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和人声带类似,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发音都依靠声带,一些有蹄类和啮齿类的发音则主要依靠会厌。猫叫综合征患者缺少第五号染色体的一段,所发出的类似猫叫的声音即因缺少上述发音的神经机构所致。动物体内的胸腔和咽颅腔具有共鸣腔的作用。发音时,发音器官在神经机构支配下活动,从中产生震动频谱复杂的声浪,经共鸣腔谐振后形成具有特定音色的声音辐射。
兔的发音器官较特殊,声带很不发达,发音主要依靠会厌(位于喉入口处上方、可活动的“叶片”结构)。此时,会厌的形态和活动特点成为影响发音的关键因素,在正常情况下,平坦而柔软的会厌覆盖在喉的入口处。当需要发音时,肌肉产生紧张性收缩,使会厌变窄、变薄、变硬而呈叶片状;同时发声呼吸驱使气流从肺部呼出,冲击变硬的会厌使它发生震动,并带动周围的组织也加入震动,从喉部发出的声浪通过胸腔和咽颅腔等共鸣腔谐振,就形成了具有各自音色的叫声。而不同种类的兔在会厌的形状、活动性和发声器官的支持、固定、调节装置上存在差异,因而所发声音也不相同。
总的来说,家兔和穴兔属的其他成员的发音器官较退化,所发声音较微弱。尤其是家兔,几乎不出现各种兴奋性声音(其他种类的兔在幼仔与母兔分离、争夺交配、遭到袭击以及受伤时均可发声),仅在饥饿、困乏、炎热、发情、不安、惊恐时出现哼叫,以及处于极度恐惧、烦躁、痛苦状况时嘶哑地尖叫。穴兔属其他成员所发声音的音色与家兔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