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得耳螨会掉毛吗?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耳螨。 耳螨是寄生虫的一种,属于蠕虫纲,耳螨目,耳螨科,是一种无翅,靠四肢爬行的寄生虫。成虫体长0.5mm~2mm,呈圆筒形,尾部略尖,全身覆有细绒毛,背部为黑褐色或铜锈色,尾端呈黑色。幼虫期体长1mm~3mm。形态与成虫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身体较细长,有3个尾须和4对胸足。
那么,了解了耳螨是什么,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它的生活史以及耳螨病的主要症状。 耳螨生活史简单,但发育速度很慢,需要6~8周才能成熟,具有幼虫期和蛹期。当动物舔自己耳朵时,幼虫就从口腔进入人体消化道,并借血液流动到达耳部,在耳道中脱皮发育成成虫。
当虫体达到一定大小、性成熟时开始交配,然后雌雄虫分别将卵产在耳道内,形成卵囊,每枚卵大约含100~200粒卵,卵呈白色圆形,后逐渐膨胀成淡黄色。 当温度适宜时,经7天左右,卵即可孵化出幼虫,幼虫从卵壳边缘的裂缝处钻出来,并在那里蠕动数分钟后,缓缓向耳道深部移动,同时开始取食皮肤碎屑和耳道内的脱屑。若此时动物用其长长的犬齿搔抓耳部,则可将部分幼虫挤出耳道外,如果进入眼睛,则可能被识别为眼屎而被清理。 但大部分幼虫仍在耳道内继续发育成长,其中约有1%左右的幼虫可完成5次以上发育周期而成为成虫。这些幼虫能耐受不良环境,如干燥、高温和低温等。 在幼虫阶段,它们仍能活动、取食、排出粪便及进行繁殖,这些环节均可能成为传染的途径。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耳道分泌物增多(常见于患兽摇动头部或用手揉擦耳朵时),初为粘液,而后变为咖啡色痂块;病畜常摇头或用后肢刨搔耳部,严重时耳廓皱缩、松弛或肿胀,个别患兽因瘙痒而拒食;听力减退乃至消失,但对声音的反应尚算灵敏;部分病例可见颌下淋巴结肿大,局部表皮增厚,有色素沉着;病程一般3~5周,有的可达数月甚至更长。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成虫还是幼虫,均不耐热,50℃以上的温度便会使之死亡。正确使用消毒液,稀释碘伏液、苯扎溴铵液等溶液涂搽患处,均可达到较好杀灭效果。 对感染耳螨的猫狗,应及时治疗。治疗原则主要是杀灭寄生虫,使虫体失去活性,随虫体内容物排出体外,从而终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