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胡子很长代表什么?
“猫咪的胡子”其实是由毛囊和毛干组成的,但是毛囊的数量却是不定的。 有些毛囊数量多且密集的地方,就会让胡须看起来又黑又多;而有些则相对较少,甚至没有! 所以不能以「胡子」的长短去衡量一只猫的性别。
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其他方法判断猫咪的性别。 例如,观察猫咪的外生殖器。 公猫的外生殖器一般会有两个小蛋蛋(睾丸),而母猫则会缺少这个结构,或是只有一个小点点。 但这里就要说到另一个问题——「隐睾症」。
如果公猫有隐睾症,那么即使外生殖器没有明显的小蛋蛋,也并不代表它就不是公猫了。 当主人看到一只外表看上去是公猫,但又没有明显小蛋蛋的猫咪时,可以尝试摸一下它的屁股,如果有软软的小蛋蛋,那就是隐睾症的公猫。
除了外生殖器,还可以观察猫的肛门周围的绒毛,看有没有血迹。 如果有,可能是雄性猫咪;如果没有,则是雌性猫咪。 因为在发情期,公猫会舔舐自己的肛门附近,从而把周围的毛发弄湿、弄脏。 而母猫是不会发生此类情况的。 但是上述这些判别方式都有一定的误判概率。 最准确的方法,还是带猫咪去做核磁共振或CT检查,通过影像学来判断其性别。
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 whiskers。(whiskers、moustaches、vibrissae、cats whiskers等,以下统称为“胡子”)猫咪的胡子除了有装饰作用外,其实还有非常灵敏的感官功能。胡子其实也属于毛发的一种,主要分布在胡须、嘴巴两侧、下巴、眉毛下方,少部分品种耳朵也会长胡子。猫咪胡须根部的毛囊,比其他毛发的毛囊大许多,周围还有神经末梢和血管。毛发受到任何外界的压力产生移动(比如触碰),神经末梢都能非常灵敏的感知到,然后将信息快速传递给神经系统,告知大脑有物体抵达到了。这个距离很近,胡须几乎要触及到物体表面才能感知到,这个要记好,并不是能隔空感应到障碍物。
而猫咪胡子最主要的用处,就是协助猫感知空间。比如你给猫准备一个饭盆,饭盆太高(大多数国内产的猫粮盆都太高),胡子不能竖直站立,它就会不舒服甚至不吃。它在黑暗或光线不明时仍然能准确的确定空间大小,就是因为胡子发挥了作用。而且猫不能像犬一样,可以通过嗅觉感知空间是否安全或者食物来源,猫的嗅觉得不到犬类那么发达,而靠胡子来获取信息。
因此,给猫剃胡子,无疑就是给猫摘除了一个感官器官,会令猫恐慌,失去安全感。如果你给猫剃了胡子,你仔细观察,会发现猫在后面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胡子长出来之前),会有焦虑感,不能正确判断狭小空间的大小和安全性,也不会主动去探索黑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