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的拉屎变小为什么?
1、兔子吃的食物不同,排出的粪便也不同。 兔是素食动物,主要食植物性成分,而不同的植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有很大差异(比如含淀粉多的作物和含蛋白质多的牧草相比),所以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有很大差别。 兔的消化道比消化道短的动物要长得多(比如老鼠就只有2500mm,而兔的消化道却有6900mm!)这样能够使它在短时间内进食大量植物并完成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但这样的结构也使得兔在消化吸收过程中更容易产生食物残渣,因而需要不断地通过排便将其清除体外。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粪便中的内容物也会有变化——当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消化功能从而形成含有不同含量蛋白粪渣的粪便;而如果所吃食物中含有较高含量的粗纤维,则会在肠道内迅速膨胀,不仅会有强烈的肠蠕动感,而且会因刺激直肠形成急性腹泻而导致粪便含水量增多。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吃啥拉啥”是有道理的。 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是从消化系统生理角度来探讨的“吃啥拉啥”问题,其实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粪便的实际组成。例如当机体摄入的食物过量时,就会因为消化不良导致出现积食现象,此时粪便中除含有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外,还会含有大量的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此时粪便的臭味也会明显增加。当机体因某些疾病(如炎症性肠病)导致消化功能减弱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另外,外部因素也会对粪便的成分产生影响,例如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突然更换了食物来源或者周围环境中有其他异性动物存在等。
总之,从生理角度来说,“吃啥拉啥”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要完全按此来判定粪便的实际组成则不太科学。因为影响粪便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机体本身之外,外界环境也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