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剪飞羽就不会飞了吗?
需要理解的一点就是,鹦鹉的飞行是依靠主羽和辅羽二者结合实现的。辅羽提供升力,主羽提供前进的动力。剪主羽(一般是后6根)确实会很大限制鹦鹉的飞行,但无法完全的剥夺它的飞行能力。如果主羽生长的差不多了,辅羽还没有长全,此时鸟儿是只能原地扑棱,无法飞行的。
主羽是点状的生长的,当剪断主羽(非根部剪断)后,新的主羽是不会在该断口上继续生长的。因为毛根死了,没有生命力,新的羽毛会从该断口后面再次生长(长在下层)。因此,每隔一两个月你就会发现这剪断的主羽还在,后面长了一根新的很长的主羽。你用剪刀去把后面长的长的主羽再剪了,过一个半月两个月,两根并行的主羽就又出现了,因为后面那根被剪短了的主羽长在下层,是看不到的,只有长成和外面那根齐平时才能看到。
辅羽是一批一批的生长的,当一批辅羽开始褪毛时,新生的辅羽就会从褪下的羽根旁边长出来。辅羽的生长速度没有主羽快,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全部长全,因此剪了主羽后,鹦鹉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飞行也是常有的事儿。当辅羽没有长全时,新长出的主羽也是无法充分的利用的。可以设想这样的情况:当被剪的主羽有完全长出来后,如果没有辅羽(可理解为翅膀上只有主羽),鸟儿也是无法成功的完成飞行的。
综上所述,想让鹦鹉完全不能飞行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剪短主羽的方式限制其飞行。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长出的主羽会越来越长,当长过外面被剪掉的那部分时,它就逐渐可以完成飞行了。辅羽也会一点点的长全,当全了以后,鸟儿就拥有完全的飞行能力了。因此需要对鹦鹉在室内饲养一段时间,不能飞行,至少得剪两次主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