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小狼狗是什么意思?
这两天,朋友圈被一条微博刷爆屏了——《我在香港看见了一只台湾小狼狗》。点进微博看,原来是某旅游博主在从香港机场前往尖沙咀的途中看见一只拉布拉多犬,被一群港毒愤青暴徒围殴,不幸殒命。博主说:“看样子此狼狗曾在香港接受过专业训练,它见到我后不停摇头,大概是受不了暴徒们的辱骂,感觉屈辱。”
此微博一出,很多网友纷纷响应,转发和评论数很快破千。其实,这个梗来自李安的一部电影《海角七号》。阿伯在电影中管自己的拉布拉多犬叫做“小狼狗”,因为“比狼还狼”,而且“非常懂事”,很通人性。
后来,“小狼狗”就开始在网上被拿来引申为各方面都很强的年轻男子——可以是长得好看的男生,可以是能力超群的职场精英,还可以是年纪轻轻就名利双收的才子……当然,现在的含义已经延伸得更加广泛,可以是任何年轻有活力的人。
最近的一次传播高潮发生在去年。“小狼狗”在韩国成为了一个流行语,韩国女星泫雅还拍过一组合照,叫《My Type》。照片中小狼狗们或咬唇抿嘴,或侧首回望,十分妖娆,引发韩国网民疯狂追捧。微博上很多博主也纷纷跟进,晒自己的“爱豆”。后来,更有人将这部韩剧的片头改成了小狼狗主题——金灿灿的阳光下,一只小狼走向狗妈妈的怀抱,尾巴活泼地甩动起来。看完这部韩剧的人很多都知道,这是一部狗的治愈电影,小狼狗在这里是凶杀案的受害者,小狼是一种非常善良的犬科动物。
不过,韩国网友对于这种文化挪用很排斥,他们在论坛网站发起了“不要从日本韩国向中国宣传可爱文化”的运动,反对这种文化入侵。今年6月,中国文化营销联盟在香港发起了一场“小狼狗爱上大雕龙”的活动,在维多利亚公园举办了一场现场P图摄影展,抗议韩国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象拿来做文化商品,呼吁对文化出口实行自主权和管制权。
台湾的小狼狗文化起源何处已经很难考证。不过,根据台湾本地传说,很久以前,小狼和大狗之间发生了一场战
斗,小狼获得了胜利。这一传说在台湾的闽南语里演变成了骂人的话:“打死小狼狗,咬死老母鸡公。”把喜欢的小狼狗比喻成心爱的姑娘也已经在很多地区成为一种流行的语言文化,例如,日本和韩国。
小狼狗成为网络流行语和网络上许多非正式的称谓一样,“小狼狗”的由来其实是个搞笑的误译。最初,这个词是由日本传过来,日语中所指的“ちょうにょう”其实是“英語的Young(年轻的)”。而英语的Young与汉语的“年轻”并不是“年轻的”翻译,而是“年少”或“少年”的意思。
就像小笼包、披萨、三明治等都是误译一样,Young也被误写成小狼狗。后来,小狼狗广为流传,也成了褒义词。它更多地代指清秀、帅气、活力无限的年轻男子或小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