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脐疝怎么形成?
题主没有说自己的猫是什么品种,所以只能就一般情况来讨论问题。 猫咪腹部有个“肚脐”,这实际上是猫咪的腹壁有一个生理性的凹陷,这个凹坑里覆盖着皮肤皱襞,大部分时间能看到,但是能看到的范围取决于猫的体重、体型以及肥胖程度。在腹部凹陷的中央有一块硬的骨骼,叫做“矢状嵴”(Sagittal crest),在这个矢状嵴的一侧(对侧)有一块肌肉叫做“隔肌”,这块肌肉可以分成若干部分,其中有一小部分直接附着于腹腔脏器的表面,这一部分叫做“内脏膈膜”(Visceral dermis),也就是直接贴附在内脏上的隔肌纤维。
正常情况下,我们用手摸肚子是摸不到这些结构的,但是由于猫咪的腹壁比较薄,而且这些结构都是连着的,因此只要用力,就可以通过手指的压力让它们移动起来,所以我们能看见它们、也能用手指感受到它们的存在。
当猫咪剧烈活动或者突然大笑的时候,腹腔内的压力瞬间增高,有可能会造成内脏膈膜和内脏器官之间出现缝隙,当压力降下来之后,可能就会出现一部分内脏器官从这些地方“挤出来”,即“脐疝”。 由于人类是从猿类进化而来,而人类的腰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无尾椎”,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腰部是非常平的,这就是因为腰部的肌肉直接覆盖在了椎体上。相比之下,猫的腰就比较圆了,除了背部的肌肉外,还有脊椎骨作为支撑,这样就形成了两个向下的弧,这种结构可以使猫更好地跳跃、踩踏、扑捉等。而对于幼猫来说,这个时候脊柱的椎间盘还没有发育完全,弹性较大,就更容易形成脐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