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医生可以干到退休吗?
我1996年医学院毕业,分配到某县级医院工作。当时医院只有20多个职工,其中一名是兽医(后来才了解到他原来是个农民),负责全院动物的防疫和治疗。 我来到这个县级医院后,被安排负责外科和产科的工作,当然也参加内科和急诊的治疗。 当时的动物主要是看家畜的,比如猪、牛、羊、鸡等,宠物比较少。有个别患者是人用药物的毒性和剂量不合适引起的,也有犬猫的传染病(例如犬瘟热、猫瘟);倒是没见过因为吃坏肚子拉稀的。
那时候网络不太发达,遇到疑难问题只能翻图书馆的书。有一天看到《动物外科学》(杨连坤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一书中提到一个病例“一只狗呼吸困难、高热40℃以上3天”,治疗结果是以失败告终,死于呼吸衰竭,诊断可能是肺炎。这本书是1990年出版的,大概1995年到10年间再版过。
当时觉得这本书写的非常仔细,案例也很经典,至今印象深刻。 现在回头想想,那个时代基层医院的动物诊疗水平是非常低的,甚至不能称之为兽医学,对疾病认识不到位,治疗也不规范。随着时代进步,基层医院的诊疗设备及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那些大城市的大医院里,尤其是骨科和神经外科,对动物的诊疗水平却有退步的迹象。现在大医院的宠物诊疗费很贵,一个简单的手术就要几百元。
记得小时候家里养的狗,如果身上不舒服了,带着它到诊所(就是卖药和简单器材的店铺),老板看看说:“啊,这只狗感冒了!拿点药吃吃吧。”然后拿几粒药给狗服下就可以了。现在可不行,哪怕只是小小的感冒,也要抽血化验,开一大堆的药。 虽然我对中医感兴趣,也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给动物治病,但是中医中药对于现在的很多“中医黑”来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
作为传统医学的一部分,中医需要传承和发扬光大,而不是抛弃或者否定。 关于中医在畜牧兽医领域的应用,以后有机会再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