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怎么产卵?
关于蜱的繁殖,目前学界比较认可的是以下两种说法(不同学者对于蜱属的不同分类结果,决定了蜱种数的多少,因此对两种说法有所差异,但差别不大): 第一种说法: 春季和夏季是蜱类的繁殖季节,雌蜱平均产卵300余粒,最多可达500余粒。卵为圆球形,淡黄色或橙色。以静止状态在附着物上越冬。 第二种说法: 春季和夏季是蜱类的繁殖季节,当气温适宜时,成虫大量交配、产卵;1只雌虫可产2~4个卵块,每块有卵1百多粒,最高达700多粒。卵粒散落在地面,经24h即有少数卵开始孵化,1周后进入高峰期。若气温较高且湿度较大,仅需6天左右即可完成一代的发育,形成具有幼虫形态的新一代成虫,并在3周左右交配、产卵。 在北方1年通常可繁衍生息3代,每年3~4月份和9~10月份是主要繁殖期;而在南方则能达到5代以上,甚至更多。也就是说,第一年夏天发现的虫体,极有可能是去年秋季后的虫体经过多次蜕皮发育而成!所以有人发现“新”的蜱虫后,觉得自己的宠物已经“清理”过,其实很可能只是“清洁”了体表蜱虫的尸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