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侯吃驱虫药?
寄生虫比较喜欢温暖的场所,所以,在温度较低的时候,它们的活动也会变得不是很频繁。 在天气逐渐转冷之后,寄生虫的幼虫期会逐步进入休眠状态,这时候体内寄生虫的活动会大大减少。 到了冬天,寄生虫的幼虫大多处于休眠期,这时吃药可以基本清除肠道内的成虫;但夏天高温时节,寄生虫的幼虫期反而活跃起来,如果此时不注意饮食卫生,虫子很容易进入消化道而致病。 所以,驱虫药物应该选择在气温较低的晚秋季节服用。
2、空腹服药更有效 驱虫药主要有阿苯达唑(如甲苯咪唑)和阿喹胺这两种。 有研究表明,这两种药物空腹用药比餐后用药效果更好。 这是因为食物可以降低药物的功效。 如果在服药期间,吃了富含脂肪的食物,就会阻碍药物在肠道中的传送,从而影响药效。如果服药前后30分钟喝了过多的饮料或者吃了过量的食物,也会影响药物的吸收效果。
因此服药时应尽量遵循空腹服用的原则,这样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杀虫功效。 但如果是小儿服用此类药品,则不建议严格遵循这一原则,以免引起小儿不适,可以适当减量服药或者减食。
3、按疗程用药很重要 目前市面上的驱虫药主要是阿苯达唑或阿喹胺。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这两类药物均只能用于动物,不得用于食用动物产品的人类。所以,如果打算用药治疗寄生虫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地服用药物。 用药前应先确定所患疾病的类型,然后再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其剂量。一般需要服用5~7天,才能起到有效的杀灭蛲虫病的作用。而绦虫病、蛔目异尖线虫病的患者,则需要连续服用10天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服用何种驱肠虫药都必须严格遵照医嘱,切勿私自加大用药剂量,否则可能会引起中毒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