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的细小怎么来的?
“狗狗的细小病毒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问得有点模糊,所以我的答案也比较模糊——狗的细小病毒可能来自多个不同的地方,包括环境、人以及别的动物。 细小的病毒是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是引起幼犬腹泻,呕吐的原因之一,一旦感染,死亡率非常高,曾经被归为猫消化道疾病的常见病因之一。 虽然叫做犬细小病毒,但是此病毒的自然宿主并不局限于犬和猫。研究已经证实,此病毒能在很多动物肠道内存活并繁殖,鸡、鸭、鹅等家禽类的消化道黏膜上也发现存在该病毒且能繁殖。
20世纪70年代,美国从火鸡和鸭子身上分离出了CPV,1986年又发现了兔CPV,随后人们又在许多哺乳类动物体内分离出了这种病毒,说明这些动物均可能是本病毒的潜在传播媒介或贮存库[3]。而人类也可能因其接触了感染 CPV的动物而被感染,文献报道最多的有因处理患犬而感染医护人员,因食用病狗肉感染健康人群,还有婴儿通过哺乳被感染的个案报告等等[4-5]。目前认为,人类对于CPV的易感性取决于人体的免疫功能,正常人体通过正常免疫功能可以清除进入体内的CPV,而不发生疾病;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使用免疫抑制剂或长期应用抗生素,则会导致细菌、真菌及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率增加,此时若再接触到CPV,则容易发病。
除了动物及人类外,其他野生动物也可能是CPV的储存宿主或者传染源。有学者在北美洲和欧洲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中检测到了CPV,并认为非人灵长类可能是CPV的自然保存中心。 虽然现在有许多检测方法能够检测粪便中是否有CPV抗原,但最敏感的方法还是检查其中的病毒核酸,因为病毒核酸可在病毒感染早期或隐性感染期间检出,而病毒抗原需要病毒增殖到一定程度才能检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