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川东猎犬繁殖基地有哪些?
“川东猎犬”又称“重庆狗”,是原产地在中国的四个猎犬品种之一(其它三个分别为云南狼犬、浙江山兔和河南沙皮);1982年被定为广东省良种,并列入国家标准《畜禽品种目录》(国务院令第405号);2007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川东猎犬”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39号);2016年,中国畜牧业协会犬业分会将“川东猎犬”列为国家级四大猎犬之一 。 目前,国内许多地方都流传着“一黄二黑三花鸡”的谚语,其中“一黄”就是指的“川东猎犬”。该品种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北及以东的地区,在黄河中上游有较大规模饲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古老犬种。
关于“川东猎犬”的颜色,根据记载或各地民间说法,通常分为“黑色”“黄色”“花黄色”等,但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通过观察与研究,认为上述三种颜色其实是同一色的变种,即乌尖色[1]。这种颜色的犬被毛呈黑色(微显褐灰色调),但在头部、颈部、胸部、腹下部以及四肢内侧的被毛却为黄色(图1)。同时,“川东猎犬”的眼睛一般为褐黑色,耳朵小而窄狭,嘴部粗犷而宽大,牙齿为剪状咬合或缝隙式咬合。
成年“川东猎犬”身长大都在40厘米左右,胸深与肩高之比接近1:1.5,体重一般在4~6公斤之间,其体型匀称且具备很好的灵活性。 目前,国内的“川东猎犬”大多以野生捕获的流浪犬或者外省引进的犬进行繁殖培育,因此血统已经无法追溯到最初的源头,但据考证它们确实来自中原地区,并且具有非常强的狩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