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巴西龟冬眠怎么办?
乌龟是冷血动物,体温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当气温下降至10℃以下时,乌龟开始冬眠。在自然环境下,乌龟是找一处安全的地方,挖洞或者啃树皮,把自己埋在泥土里,只留下鼻孔和眼睛在外,呼吸吐纳;在人工环境中饲养的乌龟,如果密度大、环境较小,或者刚进食不久,也会钻土、啃家具腿等“筑窝”行为。 随着气温继续下降,乌龟会进入深度冬眠状态。此时它的身体几乎不摄入氧气,心脏活动和血压都会降低到很低的水平,呼吸频率极慢。对于外界的反应,乌龟处于“迟钝”状态,偶尔有伸头探查的动作。如果它感觉到外部环境不安全,则会拼命挣扎,用力游动。 当气温下降到2℃左右时,乌龟全身血液的血红蛋白浓度会增加,肌细胞的线粒体会出现明显肿胀,此时若是外部环境没有明显的变化,它会持续8个月左右的冬眠。而在寒冷干燥的季节,室温低于5℃,乌龟就会进入“沉睡”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在室内,温度较高且稳定,乌龟可能不会完全进入冬眠状态,而是以“假眠”的形式存在——减少摄食量和运动量,避免体力过度消耗,同时也避免了体温大幅度波动对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 在室外,若遇刮风下雨天气,温度骤降,体质较弱的乌龟很可能会被冻死。在北方城市,即使到了冬季,也不要直接把乌龟放归野外。
乌龟要冬眠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低温、贫氧 也就是说即使温度达到要求,但水中溶氧不足的话,乌龟也无法冬眠。乌龟不是像青蛙那样新陈代谢完全停滞的真冬眠,它的冬眠其实是变温动物在低温环境下的一种假死状态。(乌龟冬眠期间,体内代谢非常缓慢,如果水体中溶氧不足或者环境脏乱,会促使细菌繁殖,易使冬眠中的乌龟感染细菌而死)。
1) 冬眠的合适水温为4-10度。低于4度有可能冻死,高于10度乌龟将无法进入冬眠状态。(在我国的南方有些地区冬季温度比较高,一般不会低于10度,这时就不适合做人工冬眠)。
2) 水深不超过15厘米(如果龟盆不够大,水可以再浅一点)。
3) 水质必须非常干净,防止细菌繁殖危害冬眠中的乌龟。在龟盆中放入稍微大于乌龟的石块或其他东西,使乌龟能够四脚着地,并且头部能够露出水面。(不要让乌龟挨着冰块,防止冻伤)。
4)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购买一个温度计,检测水温。必须将龟盆放在绝对安静的地方。
5) 在冬季天冷之前,一定要少喂食或者停食。目的是使乌龟的肠道内少留残饵,防止乌龟在冬眠期间肠道发炎,影响正常代谢。如果乌龟冬眠前肠道内有食物,有可能导致乌龟在冬眠期间拉稀,这样就很容易拉死。
乌龟要到真正的冰冻期才可以进入冬眠,如果冰冻期不够长,乌龟刚入盆就开始活动或者不吃不喝的假冬眠,那最好再观察一段。在初入冬时,如果发现乌龟不爱活动,总趴在盆底石头上,不爱到水面上来,说明乌龟已经准备冬眠了,这时再将它转移入冬眠盆。
人工冬眠后的管理 :
1、冬眠期间必须经常观察(一般为一周左右)冰面或者水面上是否有霉菌等污染,如果有,必须重新换水和容器。
2、必须经常观察水表是否有冻冰,如果有,必须换水。
3、必须经常观察冰水下的乌龟是否正常呼吸(冰面有规律的上下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