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龟苗能冬眠吗?
可以,不过没有自然冬眠好。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自然冬眠。在自然状态下,气温降低到15℃左右时,大部分的两栖类、爬行类以及鱼类都会进入一种“昏睡”状态,新陈代谢水平极为低下,与冬眠状态类似,但并非真正的冬眠。这种状态的保持有赖于较低的体温(接近环境温度)和低耗能的“生理休眠”状态。当气温回升至15℃以上时,这些动物又会重新进入到一种活跃的状态中。 当然,在自然状态下,也有少数冷血动物不具备“生理休眠”能力而必须依靠自身贮存的营养物质来完成整个冬季的代谢循环,这类动物被称为“非冬眠型”(Hibernobius)动物。
对于人类来说,最熟悉的非冬眠型动物当然要数老鼠了;除此之外还有蚂蚁、蟋蟀等节肢动物,以及蚯蚓、蜗牛等软体动物。这些动物虽然也具有冬眠的能力,但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冬眠动物,它们在寒冷天气下“入睡”并非是出于身体或生理上的原因,而是由于外界条件(光线、温度等)的影响所致。
回到正题,由于小乌龟刚刚蜕壳,体质较弱,自然冬眠对于它来说可能并不是最优选择。如果一定要进行人工冬眠的话,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建立适宜的过冬环境。水温降至13℃以下时,乌龟进入冬眠状态。想要让乌龟顺利冬眠,首要前提就是建立适宜它冬眠的环境。具体的做法是:将乌龟缸移至温暖阴暗的地方,尽量控制室温在20℃以下,并减少水位,使乌龟能够在陆地休息。应尽量避免突然更换环境导致乌龟过度反应而导致体质下降。
②提供充足的食物。尽管在冬眠期间,乌龟会停止进食,但我们仍然应给它提供充足的食物,以确保它在冬眠期间体力能够得到充分恢复。在鱼缸中放置一些植物,如苔藓、水榕等,给乌龟营造一处隐蔽的场所,同时还可以为它提供些面包虫等食物。
③定期更换池塘(鱼缸)的水。在冬眠期间,乌龟所需要的氧气量会大幅减少,因此对水环境的要求更高,一定要注意及时更换鱼塘(鱼缸)中的旧水,维持水质新鲜,确保其能够呼吸到富含氧气的清水。
④保证环境稳定。无论是自然冬眠还是人工冬眠,环境因素都是至关重要。除了水温之外,光照、风力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乌龟的冬眠状况。为此,我们在采取人工措施为乌龟营造冬眠环境的同时,还应该尽可能避免环境影响其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