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摸兔子兔子就会蹲下?
因为,兔子的天性就是不乱跑而且很喜欢“被人摸”! 动物学家做过的实验表明,当有人抚摸一只陌生的兔子时,它会迅速躲开,或者背对着人类坐下并紧紧闭着眼睛……但若是你继续抚摸它,并且用轻柔的爱抚慢慢安抚它的头、脸部和耳朵,兔子最终会安静下来,并逐渐放松地闭上眼睛甚至露出微笑的表情…… 这其实是来自于灵长类动物(包括人在内)的共性——当我们看到喜爱的东西接近我们的时候,大脑中会有奖励性的化学信号传递到皮肤表面,从而产生一种“触摸是友好且无害的”错觉;相反,如果是对我们不友好的东西靠近我们的时候,这种反应就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让我们迅速逃脱。 所以,当人类轻轻抚摸兔子的时候,其实是在向它传达一个信息:“我对你没有威胁,我们是可以相互信任的。”而这时,兔子也会下意识给出相应的信息反馈给主人:“我是安全的,我可以靠近你,也可以让你触碰我。”于是,双方达成了信任的共识。
不过,这个看似简单的“触摸-回应”行为实际上蕴藏着丰富的信息交换过程。首先,这种通过肢体语言沟通的模式比语言更直接;其次,这种互动是通过非语言的交流来达到双方的默契,因此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建立起来;再加上,不同物种间的身体接触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因此这种交互模式是否成功还需要依靠后天不断地训练与学习才能达成。
总之,当你发现兔子很喜欢你用手抚摸它的时候,说明你们之间已经建立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关系了,这是非常难得也非常珍贵的!
其实不单单是兔子,很多动物都会出现类似的现象,用手摸,然后该动物就会进入一种像是昏迷的状态。 这种现象叫“程序麻木”或“程序瘫痪”。动物包括人在内,都是受到脑部神经的控制,控制我们的运动的是运动神经元。但是我们经常要重复很多活动,比如走路说话吃饭等等,如果每次都由脑部神经一一控制的话,就会出现动作很僵硬,也不连贯。所以经过无数次多次重复后,人体内的低级神经中枢可以自主完成一些简单动作,脑部神经可以直接管理比较复杂的运动。
简单运动交由脊椎神经支配,脊椎神经节上的神经胶质细胞与有横纹的肌肉相连接。神经胶质细胞的机能是传递和调节神经的兴奋。 一旦横纹肌肉受到外界强烈的刺激时,神经胶质细胞发生反应而改变神经的兴奋性。当受到剧烈刺激时,神经的兴奋性降至最低,造成肌肉产生麻痹而使动物处于昏迷状态。
这种现象产生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横纹肌肉受到强烈的刺激。由于动物的种类和体型不同,刺激的方式也不同。一般像乌龟和螃蟹这类神经反应比较迟钝的动物,用尖物在其腹部划过就可以;对于神经反应比较敏捷的动物如老鼠,要用手拍打其背部比较结实的肌肉。而体型比较大的猫或狗就要在掌心蘸水,使劲拍它们的背部才行。
受到刺激的部分主要是横纹肌肉,圆平滑肌肉不能产生这种现象。因为圆平滑肌肉不受脊椎神经支配。比如在人的身体上刺激肠胃道也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但是在人的颈部和腰部受到强烈刺激时,会感到身体乏力不能行走,这也是横纹肌肉兴奋性下降造成的。
在某些原始的部落,猎人就是利用这种办法获得食物的。当然对于人来说,也可以使用此法,比如碰到恶狗相扑的时候,可以对着狗狗使劲拍掌,狗狗就会趴在地上不能动弹,就可以躲开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