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蹬后脚怎么回事?
“蹬后脚”是兔子的神经症状之一,多由于饲养管理不善、环境突然变化、遭受惊吓等因素引起,也有少数由疾病导致 (如脑炎)。其表现为兔子突然全身发抖,脖子发硬,头向后仰,四肢呈划水状,走路不稳,甚至倒地不起;部分兔子会有尖叫,或者发出咕咕的声音;有些则出现呕吐拉稀情况。如果此时触摸它的耳朵或爪子,通常会受到反抗。 如果兔子只是短暂地出现“蹬后脚”症状,在消除可疑原因之后便可自行恢复;但如果症状长时间没有得到缓解,则需要考虑进行药物治疗和/或其它诊疗措施。
对于因急性中毒、细菌感染等引起的“蹬后脚”,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解毒、抗感染治疗,同时补充因痉挛造成的体力消耗。
对于因寄生虫、胃肠道阻塞等疾病因素导致的“蹬后脚”,需要首先解决导致该病症的病因,然后观察“蹬后脚”是否得到改善。若经过治疗后,“蹬后脚”的症状仍然持续存在,则应与兽医师进一步协作处理,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总之,当发现兔子出现“蹬后脚”时,建议先找有经验的人帮助判断原因,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在预防方面,应尽量避免让兔子受到惊吓,防止其因为惊恐而导致应激反应。同时,注意环境的干净整洁,定期消除卫生死角,减少细菌及虫类滋生的可能性。
在饲养管理上,提供均衡全面、温度适宜的食物和水份,保证营养需求和代谢功能的正常发挥,都是有效预防“蹬后脚”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