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注射前需要什么?
注射前需要准备的东西: 注射工具:注射器(最好有针筒和针头,针头不同规格的都有)、止血钳、生理盐水、碘伏。 注射用品:血清(多用于传染病预防)、兔疫苗(兔瘟、伪狂犬病、蓝耳病、球虫病)、药物(抗球虫药、抗腹泻药等)。
注射部位:颈部、大腿内侧、臀部、腋窝等部位都可以,注意避开伤口。
兔子的注射方法: 皮下注射:皮内注射是先用酒精棉球擦洗皮肤,待其自然风干后,将针头刺入皮内,深约2mm~3mm,然后缓慢推注药物。
肌内注射:将药物注入肌肉中,通常选择大腿肌肉比较多见。先选好注射部位,用刀片剃除毛发,再用碘酒棉签消毒,然后找准位置,快速进针,深度为4cm左右。
静脉注射:适用于急需抢救的兔子,首选静脉为耳缘静脉,采用头皮针输液。
注意事项: ①注射时动作要轻巧,不要挤压。 ②注射后,用手轻轻按揉进针部位,以防出现淤血。 ③如果一次注射不能完全奏效,需进行重复注射;但要注意前后两次注射的时间间隔,最好不少于6h。
注射器具,注射器常采用5~10毫升的,针头用16号、长25毫米或20号、长12毫米的。5~10千克重的家兔,注射部位大多在耳朵静脉和肌肉;5千克以下的兔,多在股内侧静脉和肌肉。
注射药液,一般常用于治疗的药物有百分之十的氯化钙或葡萄糖钙、百分之3~5的氯化钠、百分之10的氯化钾、百分之0.1~0.5的盐酸吗啡、百分之0.5~1的普鲁卡因、百分之0.1的肾上腺素、百分之1~2的水杨酸钠、百分之10的安钠咖、30%安替比林-咖啡因注射液和各种抗菌素注射液、针剂。
注射操作
皮下注射:常用于不宜口服而又要求药液较慢吸收的针剂,如长效抗菌素,维生素C和B。注射部位,成年兔可在背部和两腿内侧,幼兔在颈中部。先剃净被毛,用70%酒精消毒皮肤;左手提起皮肤使成一皱褶或形成一“袋”状,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水平进入皮肤皱褶的下方或“袋”形皮下,注入药液。注完时,用消毒棉球轻压针孔片刻再放开。
肌内注射:主要用于易被胃肠吸收的抗菌素和发生过敏反应的注射液。注射部位为股内侧或耳根背面的肌肉。先剃毛消毒皮肤,左手提起皮肤绷紧,右手持注射器与局部肌肉成90度角,迅速将针头刺入肌肉,注入药液后,稍提针头,用消毒棉球压住针孔再抽出针头,以防药液外流。
静脉注射:多用于体况较差无法肌注和需要快速吸收的注射液。注射部位为耳朵或股内大静脉。注射方法基本同皮下注射,但针头要朝向近心方向。在被针头刺破的血管内,慢慢将针头横移,当见到注射器内有紫黑色血液吸入时,表示针头已进入血管,即可注入药液。如将针刺入血管外,把针稍拔出,改变针头方向再试进,针头进入血管会有自然落空感。
注射剂量的计算与标准:皮下和肌注每千克体重1~10毫升,每只兔注射3~5毫升;静脉注射每千克体重,1~2毫升,最多不超过5毫升。注射速度:皮下和肌注,可一次注射完,注射量大时可分多处注射;静脉注射速度要慢,以免药液刺激心脏。
注射注意事项
注射前,检查注射器材和药液质量,如针头、针管是否锐利洁净,有无钩曲、裂缝或残缺。检查药液质量,水剂是否有絮状物、混浊、杂质和严重变色,粉剂是否异样,瓶口是否松动。注射器要煮沸消毒15分钟以上,针头煮沸消毒10分钟,未用完的药液要瓶口向上,塞紧木塞,煮沸20分钟。药液用量要少,煮沸时间多掌握在5分钟左右。
注射时,把动物固定好,针刺入后稍等片刻再注射药液,注射速度不能过快、过猛。
注射部位应先剃毛,用70%酒精反复消毒。注射较易产生过敏的药物时,应注射20%葡萄糖溶液2~5毫升。当出现过敏时,应立即注射20%葡萄糖2~5毫升或25%葡萄糖酸钙,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1~0.2毫升。
注射中和注射后要严密注意兔子的全身变化,如发现体温下降、精神沉郁、被毛粗糙、食欲减退时,可肌注维生素B1和B12,100毫克/千克体重;如注射部位有丘疹、水肿、坏死、脓肿等,可用抗菌素软膏涂抹,严重的脓肿进行切开引流、清洗后,撒抗菌素粉剂。
注射忌症:注射氯化钙不宜与可产生氯化钾的生物碱类合并使用;氨基比林-咖啡因不宜与乌洛托品、复方奎宁等生物碱合用。产生酸性反应的普鲁卡因不宜与产生碱性反应的安钠咖和奎宁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