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身上白点会传染吗?

章高球章高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白点是水霉病,又称为水霉感染。主要侵染鱼的皮肤(粘膜)和体表鳞片。症状为白色水样粘液覆盖在鱼体表面,体表鳞片脱落,尤其是鱼体两侧、背鳍、尾鳍等部位,严重的全身覆有粘液,整个鱼体发肿,呈灰白色而失去光泽。 引起水霉病的丝状真菌有很多,其中以水霉和绵霉居多,这两种霉菌的形态很相似,而且均为寄生虫的异养型生物,因此极易混生,且难以分开。

它们主要以寄生方式获取营养,当环境条件不适宜时,也能利用孢子游离生活于水中。该菌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当水温低于0℃时,能耐低温;当pH值达到8.4~9之间时,仍可存活。该菌还有耐碱、耐酸、耐缺氧的特性。所以,只要环境条件适宜,此菌就能繁殖扩展,危害鱼类健康。 水霉病也由寄生虫传播,例如指环虫就可以传播水霉病。当患有水霉病的鱼儿受到指环虫幼虫的侵袭时,由于幼虫必须在寄主体内发育成较大的幼虫,便会在侵入部位造成创伤,这样就给水霉的入侵创造了条件。

当养殖水体中的病原体数量过大,而鱼只未能完全杀灭时,也会互相传染,导致疾病流行。 所以,患有水霉病的鱼应及时单独隔离,并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和疾病的蔓延。 平时应保持养殖池的水体清洁,并及时清除池底的污物,减少致病诱因。对于已患水霉病的鱼儿,可连续浸泡在浓度较高(每升水中含100毫克食盐)的食盐水中数日,也可将其身体浸泡在高锰酸钾溶液中(浓度为50毫克/升),都可有效杀死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如果病情严重,出现死亡,应及时打捞后集中深埋或焚毁。

肖一航肖一航优质答主

如果鱼儿身上长了白点,那大多是鱼儿感染了小瓜虫寄生虫疾病。鱼身上的白点其实是小瓜虫寄生在鱼体上形成的虫泡。在鱼体表形成白点后,鱼的相应部位神经受到刺激,而发生麻痹,导致鱼呼吸困难、运动失调,进而食欲减退、体质消瘦、行动缓慢、游姿失常,最终衰竭而死。

小瓜虫病是流行的传染性疾病,寄生区域广(长江、黄河、珠江及东北等地都有发生)。寄主多(鲤、鲫、鲢、鳙、草鱼、鲮和团头鲂等,观赏鱼中金鱼、锦鲤、热带鱼也常见发生该病),发病水温广(12-28度之间均可发病),繁殖和感染速度快,是极严重的鱼类寄生虫病,常给养鱼业造成严重危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