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猫身上会长壳?
题主说的应该是猫身上的皮脂腺,也就是俗称的“猫咪的毛球”(我自己起的名称啊)。 正常的,每个动物的体表都覆盖着由皮肤和汗腺分泌的一种油脂类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保护皮肤,保持皮肤的湿润,防止干裂。这些油脂类物质的形态因动物种类而异——比如马、牛等家畜主要依靠鼻黏膜和泪腺排出含有盐分的分泌物,形成一层薄雾状的膜,起到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而狐狸、獾等动物则会在地上打滚,让毛发沾上泥土,从而防止皮肤干燥。 但是,如果体内的性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了,这些油脂类物质的功能就发生了变化,就可能形成类似“肿瘤”的物质——“脂溢性皮炎”!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公猫身上,而且通常发生于尾巴或者臀部的毛发密集处…… 我家的公猫在2岁时得了一次严重的肝炎,身体非常虚弱,然后就在尾巴上长了这样一块东西,开始还以为是肿瘤呢,吓得不得了……后来慢慢好了,这块东西也就消失了。不过,过了两年,又在同样的位置长出来了……真是让人头疼啊!
因为母猫不存在雄激素的问题,所以不会得此毛病,但要是营养跟不上,导致体质弱,也容易患皮肤病呀! 有的“毛球”,其实是由寄生虫引起的过敏性反应——虫子叮咬动物后注入的毒素使得动物的皮肤发生炎症,形成所谓的“圆斑”。
我曾经在一本关于兽医的书上看到过这样的描述:“圆斑直径一般为1~3厘米,颜色可为灰白、黄色或黑色。有些动物除局部有‘圆斑’外,全身还被污秽的粘液粘附,此时应特别认真仔细地冲洗干净,以防感染。 ” 还好我家猫没啥事儿,不然可咋整……
猫藓其实不是一种病症,而是一种皮肤病。在宠物猫身上较为多见。有些猫藓严重了,在猫身上看起来会像长了壳一样。导致猫长猫藓的原因是很多的,而想要防治猫藓也不是很难。猫藓其实很好治愈,并没有什么大的危害。猫藓不只在猫身上可以发生,在其他动物或者是人身上,也是可以传染发生的。下面我们把猫藓介绍给大家。
猫藓的发病原因:
引发猫藓的直接病因是真菌,由于真菌在猫身上主要的发病位置在毛发以及皮肤上。所以才会引发猫藓的皮肤病,猫藓在初期的时候很容易发现,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毛发脱落,出现环状的脱毛斑,皮肤表皮破损,出现结痂的情况。如果治疗不及时,皮肤表面会长出藓类的菌斑,上面还有类似灰土一样的毛发,看起来就像长了壳一样。这些菌斑在开始的时候是圆形的,后来会变得不规则。患病的部位会不断扩散,会连成片。最后导致整个部位的皮肤和毛发出现问题。严重影响宠物猫的外观。
猫藓的发病机理:
导致猫藓的真菌,在生活中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这种真菌的孢子在自然环境中可以存活多年,所以在这种真菌上面,并没有可以有效杀灭的限制条件。在自然环境中几乎都可以生存。因此在防治猫藓时,要比防治其他疫病困难很多,我们在防治时需要重点的做。猫藓在发病时,真菌侵入猫的皮肤,毛发和爪子。然后在这些部位上繁殖,并且产生大量的孢子。而这些孢子在离开这些发病部位的时候,就会形成传染源。到处传播,造成更为严重的问题。真菌进入猫体内,首先要有一个感染的过程,猫吃不好,睡不好导致免疫力下降,或者是自身有其他疾病等等情况,都会造成真菌的感染。如果猫没有出现这些状况,是不容易长猫藓的。由于猫藓传染源是很容易带入到猫窝中的。比如有患病猫病史的猫,或者携带猫藓真菌的猫等都会造成猫藓发生。还有其他的动物,人等如果有真菌带入猫窝也是会感染给猫的。因此在防治猫藓时,我们首先要控制猫窝中出现猫藓的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