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犬疫苗为什么要驱虫?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体内寄生虫确实可通过注射兽用疫苗来预防。目前大部分疫苗的临床试验都证明了其可以有效降低动物感染疾病概率(注:疫苗的有效率为70%~95%)[1-3]。 但是! 这并不是说接种疫苗后就不会再得虫病了。 原因很简单,任何一种疫苗的效用都不是“终身”的,通常来说,狗狗的疫苗抗体水平在接种后的1年~3年内达到顶峰,之后开始逐渐下降,也就是说,在疫苗效力最高的时候,细菌或病毒一旦侵入机体,很容易患病;而到了疫苗效力最低的时候,机体即使不被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也不会发病,但是病菌或病毒已经在机体内蓄积起来了,所谓“先遣军”已经占领了阵地,等到疫苗抗体水平上升时,“正规军”再来清理战场,这时候可能会造成疾病爆发。所以,我们常说的“打疫苗”其实是给动物接种一种有预防作用的活性微生物制剂——菌苗、疫苗,这些微生物或其组分作为抗原,使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而起到防制传染病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面上有些商品化疫苗说明书上标注的是免疫保护期,而不是有效期,这主要是因为疫苗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疫苗接种及时性、犬只个体差异等,因此不能简单以说明书的有效期为准。 如果主人实在不放心,可以在今年年底带爱犬复查一下,确认是否需继续补种疫苗。 而关于驱虫的问题,建议主人们最好每月为宠物进行一次全面驱虫,尤其是春季和秋季(虫类繁殖季节),而夏季则应该每2周做一次驱虫。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体外驱虫药是通过皮脂腺吸收发挥作用的,但是使用过程中应避免药物进入眼睛和身体其他皮肤褶皱处,万一误入应及时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