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疫苗豆是不是鼓包?

丛漫菡丛漫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不是的,有些家长看到宝宝注射疫苗后,局部出现肿胀、发热甚至化脓,就认为疫苗注射失败了,其实这是疫苗接种后的正常反应。 常见于接种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流脑疫苗等,其中以百白破疫苗反应最为显著。疫苗接种后,在局部皮肤处可出现红肿、结节、瘙痒等症状,这些是药物刺激机体释放炎症介质引起的,属于正常的免疫反应。 有些疫苗在注射到体内后,还会产生全身的反应,比如发热、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下降等等,一般持续1~2天会自行恢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体温超过38.5℃,建议给宝宝服用退烧药,如美林、泰诺林等。

如果上述症状轻微,不需要做任何处理;但如果肿胀严重(尤其对于刚接种疫苗的宝宝),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天数次,每次10分钟左右,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抗体形成。 如果出现化脓,应及时用双氧水、碘伏消毒,并配合局部按摩,以利脓液引流,必要时需要及时就诊。

季有凡季有凡优质答主

卡介苗接种2周后,疫苗局部出现红肿,之后出现溃烂、结痂,最后形成瘢痕,即所谓的“卡疤”。这是人体对卡介苗反应后正常的表现,并非所有接种卡介苗的儿童都能成功留下“卡疤”,如:少数新生儿由于母传抗体的干扰,接种疫苗后没有产生获得性免疫,接种疫苗后也可能不会留有“卡疤”。接种卡介苗可有效预防结核病,有“卡疤”与没有“卡疤”没有多大的关系,即使没有“卡疤”也是可以进行其他疫苗接种的。

除了患结核病外,其他人群均可接种卡介苗。如果接种卡介苗不产生获得性免疫,则应复种,特别是婴幼儿。对于年龄超过4周岁的小儿,若没接种过卡介苗而且结核菌素反应阴性者,均应接种卡介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