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有传染性吗?
首先说结论,疫苗注射过程中有可能传染他人! 疫苗的制备过程需要确保病毒处于“死”的状态,才能将病毒的遗传物质保留下来用于诱发免疫反应;这个过程其实非常难,目前所有的疫苗在研制之初都要进行诸多工艺优化,以确保获得的高滴度的“灭活”或“减活”病毒,从而保证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接种后的疫苗是否安全是评价疫苗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但尽管如此,仍然不排除极个别情况下疫苗株感染人的可能性。
2009年甲型H1N1流感暴发期间,美国就发现过疑似疫苗相关的感染病例[1],经过流行病学调查,最终排除了疫苗的原因。但这件事也提醒我们,尽管疫苗相关染病的概率极低,但在监控不力的情况下还是有发生的可能性。另外也有人提出,既然流感病毒的变异极为频繁,每年流行的毒株都有可能不同,那么以前感染的流感病毒是否还会引起疾病发作呢?实际上,虽然病毒的基因组会发生突变,但基因中编码的蛋白一般不会改变太多,因此先前感染的病毒一般不会再次引起严重的症状。如果真要担心,可能是担心传染病爆发初期感染的病毒性较强的毒株,随着疾病蔓延,感染的毒株可能会趋于温和,此时再接种疫苗,就可以得到理想的预防效果了。 不过从目前来看,出现疫苗相关染病的机会应该比中彩票低很多。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对流感疫苗的需求量极大,导致厂商们十分重视产能和供应,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于疫苗的监管力度逐渐加强,厂商们的研发、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更新。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将来某个时候出现了极端情况,比如突发的传染病难以控制而且疫苗供应不足时,在前端临床试验阶段就必须得加强监测,确保疫苗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