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架子是什么东西?
在以前,人们没有充足的粮食喂饱自己,为了填饱肚子会用各种办法来制作食物,其中就有一种叫“杂碎”的处理办法,就是把各种猪内脏、禽类内脏加工处理之后做成美味佳肴,而杂碎里最有名的就是“猪脑杂酱”和“鸡汤杂碎”了。 到了现代,由于工业的发展让食物不再像过去那样缺乏,人们开始追求更精致的味道,所以过去那种什么都有的“杂酱菜”已经逐渐被各种精细菜肴所代替,虽然还是有一些饭店会提供“鸡汤杂碎”这道菜,但大多数人都没吃过,甚至都没有听过,因为现在做这种杂碎生意的店家太少了。 我就是在北京一家很普通的涮羊肉店里吃到这久违的味道,店里的厨师说是从内蒙跟来的菜谱,具体是不是这样我也不好说,不过内地的确很少见到有卖这道菜的。
其实“鸡架”就像“猪脑”一样,只是“鸡架”比“猪脑”要贵一些,因为鸡架里面含有一颗小小的蛋黄。 “鸡架”的处理方法也跟猪内脏差不多,先把鸡毛拔了,然后洗净血水,放进开水里焯一下,去除腥味,然后剁成适当的大小。
在做鸡架之前,要先炒糖色,这可是个技术活儿,炒不好就会发苦,味道可就不对了。 把鸡架放进锅里,加入调料和水,用大火烧开,再转成小火慢慢炖两个小时左右,等香味四溢,就可以食用了。 如果喜欢吃软烂一点的,可以多炖一会儿。 如果你到内蒙或东北旅游,有机会可以点一道当地特色——“小鸡炖蘑菇”,那是用鸡肉、土豆和榛蘑一起炖的,滋味可真是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