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到新家多久驱虫?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反过来问“体外驱虫多长时间做一次比较合适” 体外驱虫一般分为两种形态:滴剂和喷剂。
目前主流的体外驱虫药有含有阿维菌素衍生物(伊维菌素、多拉菌素等)的体外驱蚤滴剂;含吡虫啉、噻虫胺等杀虫剂的体外驱虱喷剂以及含氯菊酯、烯丙硫醚等杀虫剂的体外蜱螨杀滴剂等等.... 对于体外寄生虫来说,通常我们说的驱虫,主要是指驱除跳蚤和蜱虫这两种体外寄生虫。而跳蚤是犬猫常见的体外寄生虫之一,也是传播疾病的主要媒介之一。因此,大部分体外驱虫药以驱跳蚤为主。
对于体外驱虫,目前的主流观点都是3个月一次,那么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根据美国饲料管理协会AAFCO的建议,体外驱虫的频率建议是每三个月1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建议?主要是由体外驱虫的药理机制决定的。 目前,常用的体外驱虫药物主要为: 1) 含阿维菌素类衍生物(伊维菌素/多拉菌素等)的外用滴剂;2) 含有非泼罗尼/赛拉菌素/吡虫啉/噻虫嗪等成分的喷雾或滴剂。 这些外用的成分会通过皮肤吸收进体内,作用于体内的昆虫神经递质,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失调,导致其麻痹死亡。
从药理学角度来说,药物的半衰期决定了使用频率及用药剂量。而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4个阶段。一般来说,药物的吸收快慢和程度与给药途径相关,而体表给药后,药物的分布、代谢和排泄速度均较快。 根据体外驱虫药的不同种类,药效维持的时间也不尽相同,但都相对较短,一般为7-15天左右。 所以,根据以上的情况,3个月的体外驱虫周期还是比较合理的。 不过,如果家里没有发现跳蚤,是否可以不驱呢? 如果家里并没有发现跳蚤,并且也没有外出接触到跳蚤,这个时候可以不进行驱虫哦~ 但是,如果有外出接触跳蚤的可能,最好还是要进行定期的体外驱虫。毕竟预防胜于治疗嘛~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品类的驱虫药,作用特点存在差异性。所以,在使用前一定要看清楚说明书,不可随意混用!! 因为不同的杀虫药物的药理机制是有一定区别的,所以同类型的杀虫药物可以混着用,但是不同的杀虫类药物不可以混合使用。同时,也不可以直接将体外驱虫药的药液涂抹到皮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