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拉吐做什么检查什么?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CPV(Canine Parvovirus)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幼犬,尤其是2~3月龄的幼犬。本病的发病率、致死率均较高,且感染无季节性,但以冬春季节多发。临床上主要以呕吐、腹泻、便血为主要症状。
病因分析 1. 传染源: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犬和带毒犬;健康犬通过直接接触被感染犬的粪便、尿液等排泄物而受到感染;被病原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及环境也可造成病毒的传播。一般来讲,康复后的狗可在体内持久携带 CPV-2(长达2年或更长的时间),成为带毒者,可反复散发本病,形成持续性的疫源性疾病状态,所以本病的预防应从加强管理犬只入手。
2. 传播途径:通过接触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以及粪便等间接方式感染易感动物;也可由消化道传染给易感动物。
3. 易感动物:各品种的犬均可发病,但以刚断奶至成年期(4个月龄~8月龄)的犬发病率最高而且死亡率也高;1岁以上的犬大都因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免疫力而不易感染。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7天左右,一般表现为肠炎型与胃肠炎型两种临床类型,前者较为多见。 1. 肠炎型:初期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发热,呕吐,排稀便;随着病程的发展,病人出现严重的脱水症状;严重腹泻会导致肠粘膜脱落,导致血痢,最终死于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2. 胃肠炎型:多发生于3~4个月的幼犬,病初表现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呈黄色、灰黄色或绿色,有特殊的腥臭味,常混合有出血性粘液;由于频繁呕吐和腹泻而导致脱水,后期消瘦,营养不良,被毛粗乱无光泽,部分病例可见皮肤苍白。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症状即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应进行实验室检验。
1. 粪便检验:取新鲜粪便样品稀释于生理盐水中,制成10%的粪悬液,直接涂片染色镜检,见大量红细胞;亦可将粪便置于微量试管内,加2mL 2‰次硝酸铵溶液,充分混匀后静置,待出现油状液面时即发生沉淀反应,在液底可见到直径约5um 的圆形病毒粒子。同时可用ELISA方法检测粪便中CPV抗原,阳性率很高。
2. 血液检测:血清中含抗体,可直接用血凝抑制实验(HI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来测定为弱阳性和阳性。对于发病早期病例的血清则应采用免疫过胶体金技术进行检测,具有快速简便、敏感等特点。
治疗 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因此本病的治疗原则是给予适当的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同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并配合抗菌药预防继发感染,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 支持疗法:保证充足的休息,保持身体温暖,避免二次受凉;及时补充水分,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腹泻严重的病患,需及时补充电解质以防止脱水。 2. 抗生素的应用:由于肠道菌群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肠道正常细菌减少甚至消失;当细菌繁殖时,有害菌增多,有益菌减少,从而加重了机体的炎症反应,所以可以使用一些广谱抗生素加以辅助治疗。